Search

#2020booklist
#朱宥勳評為台灣最佳長篇小說
那是再怎麼有意境的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2020booklist
#朱宥勳評為台灣最佳長篇小說
那是再怎麼有意境的文字,都無法抹去戰亂時期人們奔走四方卻無法歸根的遺憾宿命,而桑青與桃紅,就是在這大時代下造就的人格。
.
「南方對於我來說,就是石頭城上跑不盡的城牆,就是雞鳴寺撞鐘的老和尚,弓著腰,一下一下的扯著繩子,就那樣子撞一輩子的鐘。」/ 「北平對於我來說就是天安門上的灰鶴,就是重門深院的遜清王府和有狐仙的凶宅。」
.
聶華苓活脫脫地將桑青轉變為桃紅的人格分裂,戲劇化的象徵著中國知識份子乃至於大眾在經歷二戰、國共內戰、遷台以及流亡至美國的歷史過程,每段章節的時間節點都那麼緊湊關鍵:抗日戰勝前夕的驚險瞿塘峽、內戰後淪陷前的北平、遷台時經歷白色恐佈,時時刻刻都監視著你的「綠色眼睛」台灣、以及最後號稱自由夢,實則是一堆中國人流亡至此茫然又失根的美國夢,我們也看到開頭細膩多慮,純真也堅定的桑青,轉變為放浪形骸,心狠的桃紅。桑青不斷的逃離,逃家、逃城、逃進一個又一個混沌的世界,尋求一個屋簷。卻也不斷的被困住,困在擋不住共產黨的城墻內,困在起不了身的閣樓,甚至困在自己心裡,死在桃紅所畫的牆上:「桑青千古」。
.
「這小說寫的不是政治,寫的是人。人不要政治,政治偏要纏住他,擾他,整死他。」
.
而桃紅(或是桑青)的遊蕩,也讓我想起傑克凱魯亞克的《在路上》,跳躍性的公路小說,是美國夢碎後,年輕又失落的「垮掉的一代」,盲目追尋自身也不知在哪的未來。但我更愛《桑青與桃紅》的跨度更大,隱喻精彩,以人承載歷史,不斷在路上的桑青,是大時代存在的證明,而桃紅則是反抗一切體制的產物。
#張亦絢 說道:「真人為假,假人為真。桃紅與桑青的差別是前者是為抵抗而生,後者是從感覺出發抵抗。後者不想後果,前者不怕後果。」
.
這本自70年代出版便歷經波折的小說,涉及政治敏感,當年色情尺度,經歷過被審查、被停刊的命運,睽違23年完整再版,沒有顛沛流離的文字到處散落了,而是一個歷久歸來的好友,對你說著她顛沛流離的完整故事。
-
《桑青與桃紅》-聶華苓
#bookshare #bookscover #drawing #reading #說書人 #書封 #手繪 #桑青與桃紅 #聶華苓 #離散文學 #心得 #時報出版 #時報思潮 #好書推薦 #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▍故事都是這樣開始,我邊畫邊說書。 閱讀筆記+個人見解與文化觀察。 希望在這方寸間的黑白格,有你喜歡的故事。 Instagram: @storyteller.1001 合作歡迎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